2023年4月8日星期六

第十九期福慧特刊

 


以下內容取自福慧特刊第十九期 創辦人:依尊慧吉祥大活佛的佛學解惑.

問:請問空性是不是最高境界?

答:依不同的宗義思想,所悟的空性都不一樣。比如唯識所悟的空性,對境與境者互相依賴的關係仍有著唯心所變,為識所現的無明,所以不是最了義的。即使自續中觀所悟的空性也不比應成中觀的了義。所以最了義的是依應成中觀的思想所悟的空性,也就是諸法緣起性空,無自性這樣的空性。而且依應成中觀的教理所悟的空性才能究竟成佛。但同樣是應成中觀,初地菩薩和二地菩薩所悟的空性仍有差別; 二地菩薩所悟的空性是比初地菩薩所悟的空性境界高,而最高的境界當然是佛。空性所成的佛是自性法身佛,但自性法身佛不是光明法身佛,光明法身佛不是自性法身佛,但兩者相融。也就是悟空性的離不開成佛的方便與智慧資糧,也就是大悲心,菩提心等方便資糧,並同時悟大悲心,菩提心等方便資糧緣起性空,無自性的智慧; 而此無自性在聖者或勝者的定中就是空性。所以要悟最了義的空性,就要依最了義的宗義思想,也就是應成中觀。

故空性不一定是最高境界,要看是依什麼學處所悟的空性,而且是不是達到最高成佛的境界。

問:小乘的出離心和大乘的出離心有沒有分別
答:小乘修出離心主要是想離開三界六道,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而求自我解脫。
但大乘修出離心是要離開三界六道的束縛,因為大乘有菩提心的學處,所以不會是依自我解脫生出離心;是依菩提心,為利一切眾生願成佛,而我必須成佛來利益一切眾生,這樣的大乘出離心。尤其在密法,以四全淨的修持而修出離心,更不可以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要觀身清淨,相好莊嚴,並且受是樂,是清淨的大樂。而依眾生什麼因緣我就現什麼身來度化,所以此身並沒有離開三界六道,但此心已經離開三界六道的束縛,而生自在,故稱為涅槃。

問:佛陀要弟子們進精,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有能力上的不足,這是否是業障的問題?
答:現在的末法時代,能力不足有障礙是難免的。但重要的是正面面對,把所有困難及障礙當做修行和修心的境。修性也就是這樣,我們不是要跑去哪裡修比較好,是要以佛法的智慧來面對生活的點點滴滴。這樣就能做到心法相融,快樂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