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学习写佛法想会记得所以写的。我写的不一定是对的。请自行判断。
奢摩他:专注一心所有的法。照了所有诸法。同时专注于无我,或二空,或空性,或缘起性空,或无自性的境也是在修奢摩他?专注于空性的境中时,属于修持奢摩他的部分?
毘缽捨那:悟大悲心,菩提心缘起性空的智慧。依各个善的所缘,悟无我或空性的智慧才是融修毘缽捨那?
奢摩他·毘缽捨那是见道位才有。大小乘都一样。
菩提心是我需要成佛才能利益众生(具心)。菩提心是想利益所有六道的众生希望他们可以离苦得乐,解脱轮回然后成佛。
先要有出离心才会有菩提心。因为想利益所有的众生所以会一直在六道里不会想着去净土享乐。
没有这样想着会再投胎当人,然后利益众生让他们解脱轮回和早日成佛,而只是想去西方极乐世界净土没有想着利益众生因为没有菩提心之缘故是去不了净土的。
我们如果有菩提心也可以去净土,如果是没有众生度了还是没有传佛法的可能,就只好去净土。
大悲心是菩提心的根。可是光只修大悲心是不会有菩提心的。
菩提心的修持方法有七要诀和自他交换。为了成佛,每个佛法都的要会。所以修持菩提心,有修六度,四摄。念念相续,上一刹那,大悲心,菩提心,下一刹那大悲心,菩提心。
大悲心是于一切众生如母爱独子之悲悯之心,也就是视一切众生为平等,如母亲爱护唯一的儿子般的悲悯之心。
如果要照了八万四千法,我们得现有皈依三宝的学处,再有四圣谛,再有出离心,再有三十七菩提支,再有四无量心,大悲心,菩提心,再有六度,四摄,再有悟空性的智慧,再有悟大悲心,菩提心缘起性空无自性的智慧。全部同时一起照了念念相续。